 |
海藍寶石
海藍寶石的英文名稱為Aquamarinl,源于拉丁語Sea
Water“海水”。傳說,這種美麗的寶石產(chǎn)于海底,是海水之精華,所以航海家用它祈禱海神保佑航海安全,稱其為“福神石”。我國寶石界稱海藍寶石為“藍晶”。
海藍寶石、祖母綠和綠寶石在礦物學中都稱為綠柱石,都是透明的綠柱石晶體,晶體特征和物理特征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綠柱石的成因和形成條件不同,使其中所含的致色離子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顏色不同,寶石的品種也就不同,常見的有以下幾個種:
(1)綠柱石含致色離子鉻者,其顏色為翠綠色為十分珍貴的祖母綠。
(2)綠柱石含致色離子鐵者呈天藍色或海水藍色為海藍寶石。
(3)綠柱石含致色離子銫、鋰和錳者,其顏色呈玫瑰紅色,稱銫綠柱石(Morganite),其英文名稱來源于美國寶石愛好者(J.P.Morgan)的名字。
(4)綠柱石含鐵并呈金黃色、淡檸檬黃色者稱金色綠柱石(Heliiedor),其英文名稱不源于希臘語的"太陽"。
(5)綠柱石含鈦和鐵者,呈暗褐色,稱暗褐色綠柱石(Dark Brown Beryl)。
綠柱石是一種含鈹、鋁的硅酸鹽,分子式為Be3Al2[Si6O18]。海藍寶石的顏色為天藍色至海藍色或帶綠的藍色的綠柱石。它的顏色主要是由于含微量的二價鐵離子(Fe2+),以明潔無暇、濃艷的艷藍至淡藍色者為最佳。屬六方晶系。常見的晶體形態(tài)為六方柱,其次為六方雙錐,集合體多呈柱狀產(chǎn)出。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7-1.590,雙折射率0.005-0.007。
多色性明顯,為藍到藍綠色。硬度7.5,密度2.68-2.80克/立方厘米。貝殼狀斷口。X射線照射下不發(fā)光。韌性良好。
海藍寶石其珍貴程度遠不及祖母綠珍貴,但長期以來卻一直受人們所喜愛。它被認為是幸福和永保青春的標志,還認為它能給佩戴者以見識和使之具有先見之明,有的認為它有摧眠的能力,認為一個人口含海藍寶石,那么,他就能從地獄中招換魔鬼,并能得到他要問的任何問題的答案,還認為它有壓邪的力量,使佩戴者能夠戰(zhàn)勝邪惡。
海藍寶石與相似天然寶石、人造合成海藍寶石的區(qū)別。與海藍寶石相似的天然寶石有藍色黃玉和改色鋯石,人造合成海藍寶石有藍色尖晶石和人造玻璃。與黃玉、鋯石的最佳區(qū)別方法是密度:黃玉3.59克/立方厘米,鋯石4.69克/立方厘米,密度明顯偏大,手掂有重感。放大鏡下觀察底刻面棱角處,鋯石、黃玉均可顯雙影,海藍寶石不十分清楚。鋯石色散高。晶體形態(tài):黃玉斜方柱狀,鋯石四方柱狀。人造玻璃和人造藍色尖晶石顏色雖然與其相似,但是都為均質(zhì)體,無二色性,以此為區(qū)別。
海藍寶石的評價與選購。依據(jù)因素是顏色、透明度和重量。顏色深,無暇,重量大的為佳品。海藍寶石的特征是天藍色、海藍色,玻璃光澤,包裹體少,潔凈、透明,具弱二色性,六方柱狀晶形。海藍寶石較脆,怕高溫,高溫下易炸裂,遇火烤會褪色。佩帶時應避免撞擊,遠離火源。
海藍寶石長期以來被人們奉為“勇敢者之石”,并被看成幸福和永保青春的標志。世界上許多國家把海藍寶石定為“三月誕生石”,象征沉著、勇敢和聰明。西方人認為,佩帶海藍寶石能夠使人具有先見之明。同時,它還具有催眠和壓邪的力量以及神奇的醫(yī)用價值,用海藍寶石浸過的水可以治眼疾、迸氣和打呃。
海藍寶石主要賦存于偉晶巖礦床-糖粒狀鈉長石化偉晶巖中,世界上最著名的海藍寶石產(chǎn)地在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其次是俄羅斯、中國等地區(qū)。據(jù)報道,1912年曾在巴西發(fā)現(xiàn)長19英寸,寬16英寸,重243磅的海藍寶石晶體,內(nèi)綠外藍,非常透明。到目前為止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藍寶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