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國年間,珠寶行業(yè)有個行話叫“賭行”,所謂“賭行”,指的是珠寶玩家到珠寶行尋覓翡翠的一雙慧眼。翡翠貿(mào)易尤其是原石貿(mào)易,成功倚仗著運氣,就象賭博、彩票一樣對未來投資。據(jù)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記載:“玉出南金沙江,江昔為騰越所屬,距州兩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獲,大小如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惡與否,估客隨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見翡翠,平地暴富矣!”這就是現(xiàn)今中緬和緬泰邊境“賭石”交易的歷史淵源。
所謂賭石,就是用璞玉來賭博。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塊賭石是“和氏壁”。相傳在二千年前的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發(fā)現(xiàn)了一塊玉璞。先后拿出來獻給楚國的二位國君,國君以為受騙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無腿走不了,他抱著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來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來了玉璞并請玉工剖開了它。結(jié)果得到了一塊寶石級的玉石。這塊寶石被命名為“和氏壁”。后來這塊寶石被趙惠王所擁有,秦昭王答應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寶石,可見這塊寶石價值之高。這塊寶石后來雕成了一個傳國玉璽,一直到西晉才失傳。
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賭石大師。要知道,通過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優(yōu)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學問的。“神仙難斷寸玉,大師往往失手。”玉在地下時就很神秘,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等它出來了,外面又包著一層巖石的皮殼,皮殼里面是什么,依舊沒有人說的清,所以行內(nèi)把判斷玉的過程稱做“賭石”。
賭石成為一種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幾年在中緬邊界興起并繁榮的。一塊未經(jīng)開窗的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誰也說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開才有真實的結(jié)論,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jīng)驗,依據(jù)皮殼上的表現(xiàn),反復進行猜測和判斷,估算出價格。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里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里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賭石的風險。一塊石頭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chǎn)。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shù)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