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種,最近20年來,優(yōu)質和田玉收購價格上漲了1000多倍。去年,武漢一塊重25.5公斤的和田玉賣了5億元,賣家在1986年購買時僅花了20多萬元。隨著和田玉的大熱,各種造假手段也層出不窮,專家提醒,初涉和田玉收藏的人,要特別小心用玻璃加玉粉假冒的和田玉。
南京博物院玉器專家李竹告訴記者,10多年前,和田玉造假主要是用岫巖玉、南陽玉、青海玉、俄羅斯玉等近親玉種冒充,不過近些年隨著這些玉價不斷提高,以次充好的手段已經算是“業(yè)界良心”了,市場上很多看似物美價廉的“和田玉”,其實就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玻璃,剛入門的收藏者,知識和經驗不足,往往容易上當受騙。李竹向記者介紹了和田玉與玻璃仿制品的幾點區(qū)別:
其一,玻璃器在制作過程中,內部往往會有氣泡,而和田玉是自然形成的礦石,絕不會有氣泡。因此,識別玻璃器的常備武器是一只20倍的放大鏡,若發(fā)現氣泡即可“一票否決”。
其二,和田玉是美石,它的內部結構呈絮狀,放大鏡下內部肌理猶如衣服的纖維,光線照射時因漫反射而呈現出溫潤的光澤,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溫潤至美”。而玻璃的物理成分是二氧化硅,放大鏡下能看出晶體的顆粒狀,光線照射時看起來亮晶晶的,沒有和田玉的含蓄溫潤。
其三,自然形成的和田玉,內部結構總會有變化,而用玻璃和玉粉壓制的低仿品,其顏色、結構完全一致,沒有自然的過渡,缺乏玉的美感,看上去有點“呆傻”。
其四,掂重量也是判斷玉的重要依據。玻璃的摩爾硬度為5,而和田玉的硬度在6以上,和田玉的密度比玻璃大,因此同樣大小的和田玉比玻璃更重更壓手。對初學者來說,判斷色澤和重量,需要經常上手,摸多了才能找準感覺。
李竹說,玻璃制作的仿和田玉,一般來說都屬于低仿品,價格往往在幾十元至幾百元,鑒別難度不大,但是卻常常騙過那些想撿漏的收藏者。對新手來說,樹立正確的收藏理念和積累知識一樣重要,抱著撿漏的心理,越貪便宜越容易上當。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也陪客戶去產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