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朝廷印璽制度也用玉,這一制度始創(chuàng)于秦。秦制定“御府六璽”:“皇帝之璽、天子之璽;皇帝信璽、天子信璽;皇帝行璽,天子行璽”,各有其用途。秦璽印制度不僅開創(chuàng)了后世監(jiān)印官的制度、璽印的用途,璽印也由實用信憑轉(zhuǎn)為權威、權力、地位的法物。秦代還有著名的玉官璽“傳國璽”,相傳由和氏璧改制而成,丞相李斯篆印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想以此表明秦統(tǒng)一執(zhí)政的合法地位。清代玉制官印更是達到二十五寶,代表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清代“皇帝之寶”玉印, 滿、漢朱文,盤龍鈕,清代皇帝頒發(fā)詔書皆鈐此印,成為中華帝國權威的象征。
由此可見,玉是中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重要載體,一方面展示出玉潔冰清的審美性,厚德載物的專屬性,更重要的是以玉顯示出禮儀制度的權威性。
玉是東方美的化身
美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一種愉悅,古今中外對美的理解與表達各不相同。從文字學角度研究,華夏先民最早認為大羊很美,因為“美”是會意字,大羊很美,美在形美與味美。這是美的初級體驗。玉體現(xiàn)的是韻致美,是美的高級體驗與形式。玉美反映在玉的本質(zhì)美、人的形象美、人的品德美三個方面,是東方美的象征。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有五德者”,這是對“玉”下的定義,簡單地說,就是“石之美者為玉”。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玉”與“石”有密切的關系,玉是石頭的一種,但不是一般的石頭,而是美石。石中有玉,玉中含石。但玉還不是普通的美石。像太湖石、黃石、靈壁石、印材等石,雖也是美石,或是文石,但為何不能稱為“玉”,因為“玉”除美麗之外,還需兼有“五德”。這里講的“德”,不是道德的意思,而是品質(zhì)、品性、特性的意思。是說“玉”除艷麗的色澤外,還應具堅韌的質(zhì)地,晶瑩的光澤,致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揚致遠的聲音。按許氏觀點,只有具有色澤溫、紋理清、質(zhì)地密、硬度堅、韌性強的美石,方可稱作玉。可見,夠得上玉的美石,還有不低的條件。這是漢儒學者心目中的標準玉。但自然界中的“玉”,由于形成的地質(zhì)條件不同,有好有壞,有的基本不含石,有的石性大些,有的石性小些,古人用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即用一些帶“玉”字旁的字來區(qū)別玉石質(zhì)地的優(yōu)劣,如玫瑰、瑜、瑤琮、琮瑛、球、琪、琳等,均指美玉;琨、玢等是指普通玉;玖、珉、珂等,是指似玉的美石;璞等,是指含玉的石頭,也指玉石表皮較厚。
《禮記》云:“大圭不琢,美其質(zhì)也!庇裰溃谄滟|(zhì),由其質(zhì)。在玉器美中,材質(zhì)美是基礎,有了材質(zhì)美,才有造型美、紋飾美、工藝美,特定的玉器還具人文美。戰(zhàn)國時期卞和獻璞于楚王的故事,強調(diào)的就是玉的材質(zhì)美,并由材質(zhì)美引申為人的心靈美、道德美。
在古代文化中,有不少關于玉象征美好的描述!对娊(jīng)》載:“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詩經(jīng)》又載:“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講人的容貌美如玉。玉由于是美麗的象征物,古代情人間還以玉作為相互贈送的信物!对娊(jīng)》還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jīng)》云:“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睗h語詞匯中的“玉女”、“玉人”、“玉容”、“玉貌”、“玉色”、“玉體”、“玉面”、“玉音”、“玉手”、“玉肌”、“玉華”、“玉液”、“玉露”;成語中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拋磚引玉”、“亭亭玉立”、“瓊?cè)缬裼睢、“美如冠玉”,都含有人的容貌美、外表美之意,都是玉之美在文化史上的反映?/P>
古代還有“君子貴玉”、“君子比德于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等說法,這是將人的道德品行比擬為玉,將玉人格化,以作為評價、判別一個人行為善惡、品德高低的標準。玉不隱所短,表里如一,象征著人光明磊落的高尚品質(zhì);玉絢麗俏美,表示人們始終向往美好;玉千年不朽,表示人有堅定的信念、理想和目標。“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的古訓,更是古人道德、貞操、氣節(jié)的理想規(guī)范。總之,人的道德美、品行美、氣質(zhì)美,均可用玉來比喻。
玉是民族財富的象征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視玉為寶物。一個“寶”字,就包括了“玉”。《墨子》云:“和氏之璧,隨侯之珠,三棘六異(九鼎),此諸侯之良寶也!焙褪翔、隨侯珠在古代中國玉寶石文化中不一定是最杰出的杰作,卻是著名度、美譽度最高的玉寶石。古有“得隨侯之珠與和氏璧者富可敵國”之說。和氏璧是指東周時期趙國的玉璧,隨侯珠是指東周時期隨國的寶珠,并稱古代雙寶,價值連城?梢姽糯駥毷呢敻粌r值,主要指的是其稀有程度。
先民也把聚集玉器作為聚集財富的一種手段?脊虐l(fā)掘表明,古代王公貴族,地位顯赫,同時也擁有大量玉器財富。商代武丁時期一個貴婦,還隨葬755件玉器,可以想象,地位更高的人肯定擁有更多的玉器。明代高官特別喜愛玉帶,少者擁有數(shù)副玉帶,多者達數(shù)十、數(shù)百甚至上千副玉帶。河南省發(fā)掘的明代潞簡王墓葬,就出土了16副玉帶。一些明代貪官以占有玉帶作為斂財?shù)氖侄危缑鞔渥谥旌裾障铝畛瓫]劉瑾家產(chǎn),得玉帶80副,抄沒錢寧家產(chǎn),獲玉帶2500副,數(shù)量多得使人難以置信。
及至近代,由于金本位制的出現(xiàn),特別是黃金作為世界公認的保值財富加以儲備以來,中國玉器價值開始與黃金聯(lián)系在一起,就有了“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黃金之所以有價,因為黃金作為世界范圍內(nèi)可以交易的貴金屬,一段時間內(nèi)一般都有一個基準價格,一般以盎司、克為基本交易計量單位。所以黃金的價格是可以計量的,其價值也是可以計算的,因此也是有價的。
玉之所以無價,因為除了玉料可以以重量計價外,玉器上體現(xiàn)出的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價值,黃金上幾乎沒有,而且很難以量計價,價值也很難確定。玉器的文化價值大于財富價值,因此人們常說玉無價。其實,玉器并非無價,“玉無價”只能算是形容玉的價值比較高、比較珍貴、比較稀罕而已。
黃金給人財富穩(wěn)定觀,玉器給人精神愉悅感。玉器具有文化的價值,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價值、文化的力量是無價的。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玉器都是“無價之寶”,只有具備較高歷史、工藝、審美價值的玉器,并且還要玉料精美、保存良好的玉器,才具有不菲的財富價值。前幾年瘋狂炒作的黃龍玉,之所以曇花一現(xiàn),因為材質(zhì)本身就為不美,缺乏溫潤美觀。高檔緬甸翡翠,雖然目前價格賽過珍稀寶石,終因不具有中國傳統(tǒng)玉器深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隱藏很大風險,潮起潮落是常有之事。
《老子》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財富無限,生命有限,最多的財富也無法守住。人們聚集金玉財富,最享受的不是結(jié)果,而是過程,在金玉財富面前,人人都是過客,誰也不能永遠擁有,而真正不朽的是金玉本身,具有永恒的經(jīng)濟、文化、歷史價值。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