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玉雕里,活躍著一群“海派”,它不像“北派”玉雕那般以古樸為美,不像“揚派”那般以秀麗稱雅,也不像“南派”那般以鏤空為奇。但是他們以自己的呼吸,體現(xiàn)著氣韻與生命力。
每年,當代玉雕的拍場不在少數(shù),今年最為養(yǎng)眼的北京博觀春拍中,海派玉雕走在了前幾位,競拍者面對動輒幾百萬元的叫價,沒有絲毫猶豫。
或許其中有玉文化的吸引,有玉雕大師的精湛,然而更多的,還是線條與凸凹弧面之間的那份游離之感撩動了藏家的心。
“海派”出位
2011年春拍,上拍于北京博觀的“獨坐春思 白玉把件”正是海派工藝大師吳德生的得意之作,168萬元的成交價刷人眼球。
該玉雕白玉籽料,質(zhì)地細膩,顏色白潤。仕女倚石而坐,衣褶線條轉(zhuǎn)折隨意;背面雕一仙鶴昂首向天,展翅欲飛。在吳德升(微博)玉雕裸女系列把玩件中,這件作品的體量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件。
吳的另一款“和田玉籽料羅漢把件”獲價117.6萬元。他雕就的作品將羅丹、米開朗琪羅等西方雕塑大師的精髓融會進東方玉雕藝術,將藝術夸張的成分巧妙地融入其中,賦予中國傳統(tǒng)玉雕人物新的內(nèi)涵。在海派玉雕界,這是一股新的活力。
于該場春拍中,成交價次之的是,劉忠榮雕就的“和田玉籽料屹立牌”,獲價145.6萬元。該玉雕為白玉質(zhì),一面設計為充滿生機的雄雞,屹立于山石之上,四周盛開清香四溢的牡丹花,另一面浮雕韋陀菩薩,英氣逼人。
其另一款“和田玉籽料太極擺件”則以117.6萬元易主。
劉也是“海派”玉雕大師,曾在玉石雕刻廠學習,也是曾經(jīng)雕刻出《青玉獸面壺》這樣的國家級文物珍品。其作品在空間上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早已超越玉雕的范疇,而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除了造型上具有流動感外,能在非常淺的空間里,寄托十層以上的內(nèi)容,所形成的空間變化極為豐富。
臺灣人眼中的“海派”
觀喜堂的老板林子權是臺灣白玉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上海玉雕界也有著很重的分量。正是他,率先將現(xiàn)代題材引入中國內(nèi)地的玉雕創(chuàng)作,劉忠榮、吳德升、易少勇、于涇這些內(nèi)地玉雕界的頂尖大師,都同他有合作。
或許,這就是林同這幾位海派大師的緣分。
1993年左右,林第一次到上海,聽同行說起劉,于是專程去了趟上海玉雕廠拜訪。原本是想買件作品,但那時還是計劃經(jīng)濟時代,劉無作品可賣。但是之后的接觸中,林發(fā)現(xiàn)這位玉雕師傅的工藝了得,干活敬業(yè),于是他們開始了合作。
他們的合作始于水晶雕刻,林提供最上等的水晶料,劉則雕大型的水晶作品,主要是觀音這類傳統(tǒng)題材。一共8件,集中了劉忠榮最精華的創(chuàng)作階段。但由于水晶在當時市場的接受度并不高,1994年他們轉(zhuǎn)向了白玉。
劉創(chuàng)作的一路,林全都看在眼里。他說,劉忠榮最大的突破是在2000年,彼時,劉嘗試將中浮雕、淺浮雕、陰刻集中于一件玉牌作品中,使得原本平面的玉牌,有了豐富的層次,更使得牌片成為集詩書畫于一體的藝術品。
那正是玉雕牌片新的開端,如今牌片市場的紅火和劉的創(chuàng)新息息相關。
林的眼里,易少勇擅長刻字。因為會玉雕的人里,有書法功底的人甚少,易的隸書、行書,對玉牌的設計及章法都很不錯。這些年來,他在創(chuàng)作上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對玉牌造型的設計變化正是易創(chuàng)作的演變過程,他主要以線條作畫,淺浮雕主要用于表現(xiàn)牌頭、邊框。
至于于涇,林一直夸他是位玉雕奇才,尤其是將人體與玉的柔美融為一體。2002年,林同于涇合作了《舉案齊眉》。
“海派”發(fā)家路
海派玉雕的代表人物已功成名就,但海派玉雕的發(fā)展實際上比較漫長,這幾位前輩的出位也實屬不易。
海派玉雕的發(fā)韌始于19世紀初,上海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以至于蘇州、揚州及其周邊地區(qū)的玉器制品都通過上?诎断蛲廨敵,由此為上海玉器雕刻行業(yè)提供了契機。
彼時,蘇州、揚州等地區(qū)的雕刻藝人蜂擁而至。如古董風格玉雕大師王金洵、萬源齋、傅長華、尤洪祥;人物、動物雕刻大家楊恒玉、胡鴻生、顧咸池等,都在上海大顯身手。于是,海派風格形成了。
20世紀30年代,海派玉雕的藝術水平已經(jīng)逐漸得到國際上的認可!遏浯湔渲樗吩诎湍民R國際博覽會上獲得最高獎,《翡翠大寶塔》被美國舊金山博物館長期收藏。
到了20世紀50年代之后的傳承發(fā)展階段,出現(xiàn)了“爐瓶宗師”孫天然、孫天儀,“三絕藝人”魏正榮,“傳承創(chuàng)新”者周壽海,“南玉一怪”劉紀松和“飛獸大王”董天基等人物。
最具標志性的創(chuàng)作當屬爐瓶器皿類,其以穩(wěn)重典雅的造型、古樸精美的紋飾、富有濃厚的青銅器趣味。三腳香爐、四喜爐、五亭爐、天雞瓶、端爐、羊尊、犀牛尊、百佛爐等都是人們常常念叨的海派玉雕代表作。當然還有《墨碧玉周仲駒彝》、《青玉獸面壺》等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90年代之后,改革開放給玉雕創(chuàng)造了一個春天。海派玉雕開始了“整合”,在江浙地區(qū)玉雕藝人的雕刻風格基礎上,既將揚幫、蘇幫、南幫以及宮廷玉雕的工藝風格融匯其中,又沿襲了中國明清時的玉雕精華。
就此,海派玉雕得以圓滿。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