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聳立的昆侖山間,時常行走著這樣一隊人馬:手里牽著馱滿物品的毛驢,皮膚黝黑,性情開朗——他們是一群活躍在昆侖山上的“采玉人”。
外行很少有人通曉采玉的方法,了解采玉人的生活,但采了十多年和田玉的柯長林總結說:“采玉生活有三險,探險、艱險和風險。”
探險
每年的四月份,采玉人開始了工作的第一步:探玉,也被采玉人們戲稱為“探險”。一部分有經驗的老玉人背上水、干糧,帳篷等物資隨團出發(fā)。白天行走在懸崖峭壁邊上,晚上露宿在野外,為的就是在堅實土壤和巖石筑就的昆侖山中尋找到蘊含豐富玉石的礦源。
四月的昆侖山上天氣變化無常,也許剛還是晴空萬里,過一會卻下起了雪,有時候還能在一天之內經歷春夏秋冬四季。所以,危險的地形環(huán)境,變化無常的氣候,隨時都在考驗著采玉人的意志。
1985年的一次探玉讓柯長林刻骨銘心,那年收到探礦任務的柯長林率隊進山尋礦。
盡管當時已經是炎熱的六月了,但當他們在翻過一個5400米的達板后,天氣突然發(fā)生了巨變,下起了大雪。更絕的是,這雪連續(xù)下了三天,團里隨身帶的干糧很快就吃完了,他們面臨的境地只有等死。
堅持了六天后,隊員們都開始寫起了遺書。結果在堅持到第八天,雪又突然停了。那時所有的人都有種死里逃生的感覺?麻L林隨即率隊向山脈深處前進,下了達板,走出了困境。
所以,探玉人中有個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每次探玉歸來時,向出來迎接的人大聲喊出:“人都好著,沒事”。可見,這采玉的第一步就走的驚險。
艱險
雖然昆侖山的天氣變化無常,呆在那里隨時都有生存的危險,但在采玉人的心里,那是他們的天堂。
被稱為天堂的昆侖山上,蘊含的玉石已經有2.3到2.5億年歷史,總儲量在50到100萬噸之間。他們分布在昆侖山中央一條海拔在4000米以上、長1500公里、寬5到20公里不等的隆起地帶上。在這條地帶上,玉石就藏匿于30多處如雞窩狀的礦床中。這些自然造化的玉石已經被開采了數(shù)千年,至今被人們取之琢之。
所以,為了玉,采玉人一般在每年的五月就開始上山,十月大雪封山前下山,因此在山上的時間非常的寶貴。
開工的第一天,采玉人們要祭拜山神,祈求它保佑這一次能夠平安出玉。然后,點燃開礦的第一聲炮。幾聲炮響后,采玉人們開始工作了,每個礦眼里的玉石便是他們收獲的目標。
在開采時,開采者必須要有相當?shù)淖R別能力,需憑經驗,小心翼翼地、盡可能大、完整地把它從巖石的夾雜物中分離開。
可見,將玉材從原生地高山上、地體中開挖出來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有高難度的作業(yè)要求,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加上運輸問題,更是難上加難。
至今為止,開采出來的玉石往下運的難題也依然存在著,昆侖山上不要說是公路,就是人行的小道都沒有。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也陪客戶去產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